海风从遥远的地方不住地冲上海岸,使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风下的海面滚动着,一个浪头拥挤着另一个浪头,互撞而破碎,浮起一些白色的泡沫,渐渐地溶化了,淡了,没于再起的浪头之间,岸下不住地飞舞着的一片水花,一片水星,随伴风向分散着,或是灌养岸边的绿苔,或是沉落海面,遗下一些轻淡的泡沫,沿着水波,经不起浪头的冲击退却了,或是消逝了……
浪头互撞而浮起的白色泡沫“渐渐地溶化了,淡了,没于再起的浪头之间,岸下不住地飞舞着的一片水花,一片水星……经不起浪头的冲击退却了,或是消逝了”,这暗示着女主人公的理想和生命就像海上的浪花一样被无情地打碎,没有退路。果不其然,女画家上船之后,日本宪兵前来搜查,不仅踢了她那幅未完成的画,还要抢走那幅画,这时,她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保全画作。结果“她的脸颊被打伤了,流了血”。她从地上拾起画,用手帕一边给自己拭着血迹,一边为它擦着尘土,当她发现画已破的时候,“像脸上的一个伤口破坏了贞操一样,而那贞操在处女眼中又是多么的珍贵而神圣啊”。为生活所迫,她把被褥卖了,衣服当了,最后,旅店主人把她最喜欢的几幅油画也当了抵债。她愤怒了,又无可奈何,丈夫已经被捕入狱。为了赎回油画,女画家决定把手头的倾注着她全部希望的“未完成的作品”抵押,要求店主为其保留十天,并许诺十天之内用重金赎回。于是她应聘去做人体模特儿。当她发现白俄老人把她的油画“已经卖掉了两张”,同时又说“这位作者将是一个伟大的画家”时,她伤心欲绝。然而,在她所应聘的学校里,师生们都在赞赏低价买回的油画《反抗》如何伟大时,女画家登场了,她忍受着学生们的侮辱,“模特儿,我的小宝宝”“无耻的东西”“要她先脱下衣服,给我们看看”。上课了,“她赤裸裸走出布幔来”,在教室里发现了她的那幅“未完成的作品”,这时,她像遭了电击似的痛苦了起来,当她要用一年的工资来买这幅画时遭到拒绝,她绝望地叫了一声,昏倒了。王老师惋惜这幅伟大的作品未能被原作者完成,于是试着让几个学生完成它,都不能令他满意。此时,女画家再次苏醒,五分钟后,她完成了这幅画,“女画家的脸色苍白了,手与嘴唇抖动起来”。当师生们都在惊讶中赞赏她是伟大的画家时,他们却发现“在整个画面上,写满了与画的颜色不相调和的几个大字:最后的作品”。故事到此戛然而止。女画家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过后,尤其是在关内自己所挚爱的艺术天地中受辱后,彻底绝望,精神崩溃。舒群正是透过流亡者的现实遭际来反思人性,在主题开掘上超越了同时期抗战题材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