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派《贵妃醉酒》凤穿牡丹团花蟒
说到现在的剧装工艺,王云并不认为一定就做不到以前的程度。比如说,剧装的面料和丝线,都是根据需要染色的,不管什么颜色,真想染总是可以染出来,主要是看匠人肯不肯下工夫。有人说,过去天然染料染出的颜色柔和,现在的化工染料染出的颜色俗艳。王云认为也不能这样说,主要得根据舞台需要来。就好像演员在舞台上要化浓妆一样,鲜明的服装颜色舞台效果要更好。当然,南派与北派的京剧服装有审美差异。南派服装色彩淡雅、柔和,北派则鲜明、华丽;绣活儿上,南派讲究精细,北派“京绣”讲究浓墨重彩。从舞台效果来说,在灯光下远观,绣活儿层次多,在舞台上看起来反倒会模糊成一团,效果不如“京绣”鲜明敞亮。
撇开南派北派服装审美的不同,王云主要担心的还是“走样”。那种为了省时间、省成本,偷工减料的做法,会造成传统的丢失。她继承了妈妈的轴劲儿,认为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就必须一针一线、原原本本照着做,一点不能走样。
我想起去后台的那天最喜欢的一出《穆柯寨》。穆桂英穿粉色靠,戴翎子,手持一杆缨枪,红泡子、蓝绢花加上精致的妆容,英武而又妩媚。这出戏有打,但更重要的是穆桂英与杨宗保对打时的内心戏。演穆桂英的主老师身段婀娜,眼神流盼,真把穆桂英又喜欢又顽皮的小女儿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散戏以后,关老师收拾停当,就等着给主老师卸妆了,结果等了半天也没等来。这时,主老师的学生先把头饰送上来,说主老师累得喘不上气来,还得在楼下歇会儿。我这才意识到,主老师那身行头怕有几十斤重,刚才在舞台上的气定神闲,真不知暗地里花了多大气力才得以保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