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沾染(或称语气沾染)现象也是特定语境造成的。一个词在虚化为语气词的过程中,有时会沾染上句子的句式义,而带有某种语气。比如动词“为”,是在“何以……为”格式中开始虚化的,本来并不带有疑问意味,但是经常在特指问句 “何(以)……为”中使用,慢慢就沾染上了句子的疑问语气。又如“尔”本来表提示语气,但是常使用在“何言尔”(《公羊传》)这类特指问句中,慢慢也带有了疑问功能。
语义沾染可以合理解释:语气词作为语气标记,主要在话语层面起作用;而汉语的结构特点造成句末往往是句子的语气焦点所在,因而句式的语气义自然就很容易附着到句末助词上了。不过从现有的研究看,因沾染形成的语气义一般都较弱。
3.语气词系统的制约
语气词在衍生过程中带有一定的随机性,即一个词只要具备了合适的句法、语义条件,就很有可能衍生出语气词的功能来。但是衍生出的新语气词能否广泛和长期使用,却受制于当时的语气词系统以及它所表语气的强度。仍以“为”为例,它本身不具备演变为疑问语气词的语义基础,只是在“何(以)……为”格式中衍生出疑问语气功能。在汉代至魏晋南北朝的疑问语气词系统中,“耶(邪)”“乎”“欤”这些都是专职的疑问语气词,而“为”更多的是作动词和介词,功能较多,并且所表疑问语气也不如“耶(邪)”“乎”等强,因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并逐渐被淘汰。此外,上古的“已”,经常用如“矣”或“也”,而当时“矣”或“也”的使用非常强势,“已”就失去了独立存在的价值,因而也被慢慢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