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使李韫珩气恼的是,偏偏是这个鲍长义,得到了委员长和战区长官的嘉奖。这样一来,鲍长义就更有理由不把他这个小小的司令放在眼里了。上峰接二连三地打来电话,连军委会的大员都对他直接下令,无非是要他火速增援长山。在接到鲍长义的求援电话之前,他刚刚听了张发奎在电话里的训示,又受到正在田家镇视察的白崇禧副总长的指责,说他安排增援过于拖沓。李韫珩不但没有反省自己贻误战机的过失,反而窝了一肚子火,认为是鲍长义越级告状给他穿了小鞋。现在,鲍长义竟然像他的上司,指名要他把第五十三师派去长山,他才不会答应!他要让鲍长义掂量掂量他这个江防要塞司令的分量。
李韫珩不但没有动用第五十三师,连派出第一六七师都心有不甘。在此之前,他已吩咐薛蔚英行军不要走大路,而是沿着太白湖东边的小道推进,这样一是可以延缓进度,二是可以免遭日机空袭。
李韫珩做出这样的安排,内心是十分阴暗的。他想,鲍长义第二总队的死活,他是顾不得了;他要保存自己的实力,不能把薛蔚英师调上去拼消耗。薛蔚英师上去了,如果长山能守住,那是鲍长义的功劳,要是守不住,人家会说他李韫珩的陆军无能。何况,从日军与第六十师反复争夺香口和香山的情况判断,日军对长山是志在必得。第六十师一度收复香口和香山,几个小时内又被日军夺去,守军保住长山已很苦难。薛蔚英师补充上去,顶多多撑一两天,而几天苦战下来,他的第十六军就所剩无几了。他在靠实力吃饭的国民党军队里混着,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