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刚赶到并州的黄忠却是陷入两难之地。
并州晋阳城中,一处酒肆之内。
黄忠与文聘坐在一处靠窗的位置上喝酒解闷。
“仲业,那杨帆如今已不是镇北将军、马邑侯了,若他是平民,忠跟也就跟了,也好报了仲景兄的相救之情,只是数日前,杨帆大闹晋阳城,挟军跑了,我等此番前去,怕是会沦为叛军之流。”
黄忠喝了口闷酒,朝一旁的文聘苦笑道。
“师傅,自从进入这并州境内,百姓们谁不说杨帆的好?也只有那些世家之人才会抹黑他,他的一些事迹我也听说了,足见杨帆是位好官,这种人难道不值得我们投效吗?”
文聘不过是位愣头小子,他心中判断好坏的标准很简单,只要大部分百姓说你好,那你就是真的好,当下不解的问道。
“杨帆的种种事迹,我也听过,只是现在他杨帆没了地盘,我们再去投靠,岂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吗?”
黄忠双手一摊,苦笑道。
“二位客官,您二位是在说我们并州的杨镇北?”
这时上菜的小儿听到黄忠与文聘的谈话后顿时轻笑道。
“哦?小二哥愿为我哥俩说说杨帆此人吗?”
黄忠眉头一挑,随即笑道。
“杨镇北可是咱们并州的这个!”谈起杨帆,小二顿时翘起了大拇指,随后朝四周看了看,见没人关注这边后又轻声说道:“要不是那天杀的左丰嫉妒贤能,从中作梗,陷害忠良,这时我们雁门不知要好过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