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伶,字伯伦,沛国(今安徽沛县)人。刘伶虽容貌丑陋,淡默少言,但深通老、庄之道。在竹林七贤中,刘伶以饮酒著称,鹿车壶酒,不以生死为念。其所著《酒德颂》,将老庄哲理注入饮酒之中,因此,刘伶不像阮籍那样以酣饮避祸,而是借饮酒为得道之途径,以饮酒来陶醉老庄精神,以酒德来比喻老、庄之道,并以此向名教礼法进行挑战。
竹林七贤在继承正始玄学的基础上,从行为和理论两个层面发展了玄学,形成了竹林玄学,使之成为魏晋玄学的一个重要阶段。
理论上,竹林七贤突破了王弼、何晏儒道融合的玄学思想,认为自然与名教不可调和,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进一步发展了道家的自然无为,从竹林七贤的文章中处处可以看到这种思想。如阮籍的《达庄论》中说:
故求得者丧,争明者失,无欲者自足,空虚者受实。夫山静而谷深者,自然之道也;得之道而正者,君子之实也。是以作智造巧者害于物,明著是非者危与身,修饰洁者感于生,畏死而荣生者失其贞。[15]
以息争、无欲、空虚、守静的自然无为来反对礼法名教的有为,保持人的自然之性。阮籍的这种观点在嵇康等人的文章中也处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