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客体的选择上,儿童的口腔施虐冲动仍然是潜在的影响因素,因此儿童会把母亲的身体当作一个乳房,想着他会吸光、吃光母亲体内的一切。但这个冲动会因为儿童在这个时期所发展出的第一个性理论而获得延展。我们已经了解到,当儿童的性器本能被唤起,他的潜意识会开始对于父母间如何性交连结、小孩如何出生等各种疑惑产生一些理论。但对于早期阶段的分析,显示出儿童其实在比性器期更早的阶段中,就已经发展出这样的潜意识理论。在性器期之前的阶段,尽管儿童潜藏未明的性器冲动的确具有某些影响力,但前性器期冲动(pregenital impulses)仍主导着整个局面。这些理论的内涵大抵上是说,在性交的过程中,母亲持续透过口腔将父亲的阴茎并入体内,因此她的身体充满了极大量的阴茎与婴儿。儿童渴望吃光并摧毁它们。
儿童在被分析的过程中,当他开始用各种方法展现出更强的建设倾向,像是透过游戏或各种升华作用的活动——彩绘、书写、画出某些东西,而非像之前用灰烬把所有物品弄脏,或是为他曾经切碎或撕成一片片的物品进行缝补与设计——这时候他与父亲、母亲或兄弟姐妹的关系也会有所改变;一般来说,这些改变标示出更进步的客体关系与更成熟的社会情感。儿童究竟能够学会以哪些途径来进行升华作用?他的修复冲动究竟有多强?他会采取何种形式来修复?要回答以上的问题,除了衡量儿童原初攻击倾向的程度之外,还要参照与其他诸多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碍于篇幅,我们暂不深究。然而我们对于儿童分析的知识允许我们做出以下说明:分析超我的最深层,往往让我们得以大幅改善儿童的客体关系、增进儿童使用升华作用的本领,并提升他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意即分析本身不仅能够让儿童更快乐、更健康,还加强了孩子的社会和伦理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