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云勉励他说:“孔子说‘三十而立’,你还不到三十岁,正是立功的年龄。孔子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意思是说,如果能在早上听到道理,即使在晚上死去,也不算虚度此生。你现在已明白以往的不是,认识到要改过,那还忧虑什么呢?一个人只怕不能立志,你能承认自己的过错,立下决心改过自新,又何须担心将来别人怎么看你?又何须担心前途?只要你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不是,然后逐一改过,发愤读书,使自己明白道理,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好男儿!”
周处听了这些话,大受启发。从那以后,周处就在吴郡住了下来,一面跟陆机、陆云学习,刻苦读书;一面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周处变成了一个识大体、懂事理、讲道理的正人君子。他的勤奋好学、美德善行受到众人一致的拥护和称赞。后来,周处从军打仗,英勇作战,立下战功,受到了褒奖和提拔。
东吴被晋朝灭掉以后,周处就成为晋朝的大臣。周处做过太守、内史,后来更官至御史中丞。周处为官清廉,耿介忠直,不避权贵,惩治了不少的贪官污吏,赢得了广大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中庸的智慧并不是朝夕之间就可以学到的,必须经过点滴的积累。“得一善言则拳拳而服膺”,就是说在学习的过程中,突然有所领悟,就要牢记于心,修养自身,指导自己的行为。周处早年横行乡里,为非作歹,在经过除“三害”一事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决定改过自新,真诚做人,陆云的指点迷津更让周处茅塞顿开,从此改头换面、坚守正道,成为后世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