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末是中西艺术的混流时代,中西合璧的潮流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刘海粟、林风眠、关良等人着眼于西方现代艺术风格与中国民族特色的融汇,徐悲鸿、汪亚尘等人站在改良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立场上向西方借鉴写实技法;而李毅士、方君璧等则寻找中西两大传统绘画形式的糅合。李毅士在30年代十分活跃,他试图在东西艺术的沟通上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并兢兢业业于试验,为中国美术的发展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其作品《长恨歌画意》堪称民国美术中西合璧的代表作。既有西洋的明暗法与焦点透视,又参以中国画的意境,在写实与写意的结合方面,作了大胆的探索。汪亚尘致力于革新中国画,因作画勤奋,被人雅称“画砧子”。他融合中西风格的金鱼作品尤为出色,徐悲鸿推崇他画金鱼是“中国的第一支笔”。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随着左翼文学运动的发展,左翼美术也得到发展。特别是在版画领域,在鲁迅先生的倡导和影响下兴起一场新兴的木刻运动,当时影响极大。漫画在这一时期也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1927年秋,中国美术史上最早的漫画团体“漫画会”成立。《上海漫画》、《时代漫画》、《漫画生活》是此期最有影响的漫画刊物。张光宇、丰子恺、叶浅予是当时最著名的漫画家,尤以丰子恺最有成就。他的作品不入俗流,富寓哲理、诗味与情趣。1936年年底,全国首届漫画展览会在上海开幕,1937年,全国漫画协会成立,这对漫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