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流亡作家的创作或者直接描写抗日,或者描写家乡的民俗,或者描写在民俗影响下的抗日。广大学者对东北的抗日救亡文学有一致的看法,但对于东北流亡作家描写民俗的作品研究还不够,对这些作品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 陈勤建:《文艺民俗学导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第183页。
| 第八章 | 文化与民族多元融合中的文学呈现
东北地域文化是一种在不断的交流、碰撞、融合中生成的文化。除了如前文所述本土文化包括游牧文化、渔猎文化、山林文化与绿林文化之外,还有关内汉民向东北迁徙所带来的移民文化,以及以俄苏文化为代表的外来文化。这种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也必然会在东北流亡作家的文本中加以呈现。
第一节 移民文化
移民是指“具有一定数量、一定距离,在迁入地居住了一定时间的迁移人口”[1]。也就是说,移民是指迁离了原来的居住地而在迁入地定居或居住了较长时间的人口。所谓移民文化就是流动人口所负载的文化在移居地得以延续和发展。人口在空间的流动,实质上也就是他们所负载的文化的传播。所以说,移民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