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协的一系列措施下,他们目前炼钢的水平,已经可以勉强达到了明代的水平,虽然对于见识过现代钢铁工业的刘协来说,并没有感到多么震撼,但是在如今的时代来看,已经是十分的先进了。
并且刘协教导的灌钢法,相对于汉代的炼钢方法来说,更加的容易掌握,这对于需要扩大生产的刘协来说,十分的重要。
毕竟在如今的这个时代,劳动力还是最重要的生产力,有了更多的工匠,刘协才能进一步的扩大钢铁生产的规模。
在搞定了提高钢铁产量的技术问题后,刘协又把目光转向了制度上。
刘协大笔一挥,在渭水边上划出了一块地来,将其作为日后钢铁生产的基地。
同时刘协大规模的招募工匠,和学徒进行生产,通过多劳多得的方式,给他们发放报酬,同时设立各种生产奖项,来激励这些工匠的生产积极性。
这就是刘协想到的另一个办法,通过集聚化和调动生产积极性来提高产量,同时对这些工匠和技术进行集中管理,也能够很好的避免,他这种超时代的生产方法被别的势力所知道。
刘协的这种先进的“工资制度”,吸引了大量的工匠和闲散劳动力,前来参与到刘协的钢铁基地中,在这种多管齐下之下刘协的大汉钢铁产量迅速提高,但是刘协还不满足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