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抗战爆发后文化精英在流亡
1937年夏天,川南的气候异常,早晨太阳一露脸,气温立马就像燃烧的火苗一样,直往上燃升。
7月8日,这天的天气太热了,罗南陔先生早早地起床了,像往日那样穿上短衣短裤,到江边晨练,散步歇凉。他顺着李庄码头的石阶,边走边甩手臂,一阶一阶地迈向镇街。
罗南陔大约50开外,在李庄是一个有势力有高度,财大气粗、眼界开阔的人物。据说他当时上通国府,下达黑白两道,绝对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身为袍哥又是民国李庄区党部书记,而且,与共产党人有着颇深的交情。其中,他家就有5人是共产党员。
“卖报——卖报——《金岷日报》号外,日军进攻卢沟桥,全国抗日战争打响……”
罗南陔听见报童的叫卖声,顿时,他的浑身血液,像刚在长江边看见滚滚江水那样,奔腾激荡。
“我买一张。”罗南陔从报童手中抢过一张《金岷日报》,抖开一看,头版头条上出现《日军进攻卢沟桥》的赫然标题。他看着标题上这7个大字,像7发子弹,射中他的眼睛,顿感头晕目眩,一头栽倒。
正好,张官周也路过此地。张看见有人倒地,就上前一看:“罗书记,你是咋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