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有一年夏天曹操亲自率领大军讨伐张绣,但此时骄阳似火、酷热难耐,就连道路也被太阳晒得滚烫,士兵的衣服也全都湿透了。这导致行军速度降低了很多,有些士兵甚至由于中暑而晕倒在路边。
曹操一见行军速度越来越慢了,他担心会贻误战机,心里十分着急。于是他连忙叫来向导,低下头悄悄问他:“水源距离这里还有多远?”向导一听,连忙摇摇头说:“今年大旱,附近的河流早就干了,要想找到水源,还要绕道很远。”
曹操听后,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片刻,就对向导说:“你不要对别人说什么,让我来想想办法。”过了一会儿,曹操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只见曹操快马扬鞭,迅速来到队伍的前面,用马鞭一挥,然后指着前方说:“向导刚刚告诉我,就在前面有一大片梅林,此时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我们快点跑起来,只要绕过前面这个山丘,就可以到达梅林吃梅子了!”将士们听后,就好像已经把梅子吃到嘴里一样,口干舌燥的他们立刻生出了津液,于是将士们精神大振,行军速度立刻加快了许多。
在这个案例中,曹操为将士们制定的大目标是迅速抵达战场,但这个目标难以一下子实现,于是此时曹操给他们定下了小目标,那就是找到水源。此后,曹操又针对将士们的切实需求,采取了“望梅止渴”的策略,有效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并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将士们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