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罗惇鼠在《德宗承统私记》中也指出: “慈禧认为立小皇帝可以使自己大权独揽。如果替同治帝立个继承人,那么她就要被尊崇为太皇太后,地位虽尊贵,但与皇帝的关系远一层,离权力也就更远,所以才策立了光绪。”
这些话是有道理的。当时在中国的英国人濮兰德,白克浩司也看出了这一点,可见慈禧的意图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俗话说,帝王是天下至尊、人间主宰,是尊严、权力的化身。但是,载活懵懂无知地被领上金銮殿,只不过是充当慈禧夺权丑剧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而已。一走上舞台,他就无法摆脱导演的支配,这是显而易见的。
十二月初六,西太后颁布了懿旨,说: “皇帝归天,没有皇子,不得已以醇亲王奕還的儿子载活继承文宗皇帝为子,接皇帝之位。等他生了皇子,就过继给已故的同治帝为后代。”
“等四岁的孩子生了孩子来继承同治”,慈禧就用这张空头支票维护了清廷父子相传的“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