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竟有“撞头“癖好
有很多妈妈都说,自己的宝宝都有撞头的行为,当然宝宝不是想自杀了,可是,为什么他们这么做呢?这种行为是不是病呢?
撞头是宝宝的一种常见行为,是健康宝宝正常的生理反应。有多达20%的宝宝会故意撞自己的头,不过,男宝宝撞头的几率要比女宝宝高出3倍。
有的宝宝会随时随地摇头晃脑;有的会将后脑勺或前额向床沿、墙壁撞去;有的宝宝会不停地在床上翻滚摇动,知道头部顶到床边为止;有的宝宝则有事没事猛打自己的小脑袋。宝宝对自己头部的“自虐”可算是花样繁多。
一般来说,宝宝的这些有节奏的动作通常出现在6个月之后,在18~24个月时达到高峰期。到3~4岁时慢慢消失。
那么都有哪些原因让宝宝有撞头的冲动呢?
1.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如果宝宝感到疼痛,你的宝宝也可能会撞头。撞头似乎能让宝宝感觉好些,这或许是因为这样能把他们的注意力从身体其他部分的不适感上转移开。
2.自我安慰
作为成年人你可能有些不能理解,大多数宝宝撞头仅仅是为了放松自己的情绪。宝宝会有节奏地撞头,像跳慢四一样——在要睡觉的时候,夜间醒来的时候,甚至在睡梦中都会有撞头的状况发生。从这方面来看,撞头是宝宝自我安抚,帮助入睡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