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溺爱型。
孩子说:“妈妈,我要玩游戏。”
妈妈说:“好,ipad在沙发上了,妈妈给你拿过来。”
午饭时间,妈妈说:“宝宝快来吃饭了。”
孩子说:“不要,我要玩游戏。”
又过了一会儿,妈妈说:“快来,饭都凉了。”
孩子说:“我不去!妈妈你好烦啊!”
妈妈没办法,端着饭去卧室,一口一口地哄孩子吃饭。
长期下来,妈妈有点伤心,也有点担心。伤心的是,我对孩子这么好,孩子却总说我很烦;担心的是,孩子现在一点都不守规矩,我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实际上,孩子现在这个样子,完全是父母的溺爱型的教养态度带来的恶果。相对于在专制型教养态度下成长的孩子,在溺爱型教养态度下成长的孩子要幸福多了。他们有着非常充足的物质资源,并且受到父母的格外优待。从表面上看,溺爱型的家长无比疼爱孩子,尽自己所能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将整个家庭占据的资源供孩子调用。然而这样的教养态度真的能够对孩子的成长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吗?
这首先就要从家长溺爱型教养态度形成的机制说起。父母们的教养态度形成溺爱的特点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三点:
1.溺爱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基于对孩子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