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元年(公元947年)四月,辽太宗在从开封回上京的途中暴病身亡了。他临终前也没有留下遗诏,就没有确立正式的皇位继承人,这样契丹内部各派势力就为了皇权争斗起来。此时争夺皇位的热门人物有三个:辽太宗耶律德光的嫡长子、寿安王耶律璟,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三子耶律李胡,东丹王耶律倍的嫡长子、永康王耶律阮。按照中原立嫡长子的传统,皇位应由耶律璟继承。而威望颇高的“断腕太后”述律平却宠爱自己的小儿子李胡,想让他做皇帝。还有许多大臣和贵族却拥护耶律阮,认为本来当年耶律倍就应该做皇帝,后来却被耶律德光夺走了,现在理当归还给耶律倍的后代。
此时耶律阮跟随辽太宗出征,正在回师途中。掌握辽国兵权的南院大王耶律吼和北院大王耶律洼,担心皇权争斗太激烈,会导致辽王朝政权不稳,二人商议后就决定拥立正在军中的耶律阮为帝。大同元年(公元947年)四月,北还的辽军行至镇阳(河北滦县)时,耶律阮就在几位重臣的拥护下,匆忙称帝了,即辽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