俭以持身者,殆为凤毛麟角。当时以俭称者:如高密王泰、下邳王晃、刘寔、山涛、华恒等是,皆见《晋书》本传。然泰子新蔡王腾,史称邺中虽府库虚竭,而腾资用甚饶。性俭啬,无所振惠。临急,乃赐将士米可数升,帛各数尺。人不为用,遂致于祸矣。甚至身当戎马之际,日迫危亡之机,而犹不能自振焉。如罗尚,史称蜀中风谣,谓其富拟鲁、卫,辞固多诬,见第三章第六节,然谓尚不富亦不可得也。又如王浚,《裴楷传》言石勒簿其官寮、亲属,皆赀至巨万。浚之所以败,未必不由此也。
流风所被,则虽贤者亦不能独立,而不得不随俗波靡矣。如杜预饷遗洛中贵要,苟晞厚遗都下亲贵是也,见第二章第一节。刘毅等数劾奏何曾侈汰无度,武帝一无所问。益州监军位缺,朝议用武陵大守杨宗及唐彬。武帝以问散骑常侍文立。立曰:“宗、彬俱不可失,然彬多财欲,而宗好酒,惟陛下裁之。”帝曰:“财欲可足,酒者难改。”遂用彬。盖其视贪侈,亦习焉而不以为怪矣。曷怪其口言节俭,而卒不能董之以齐斧哉?参看第二章第一节。
当时之贵戚、功臣,非惟侈靡而已,其敖很又特甚。如石崇因其帐下泄其作豆粥、韭萍齑及御牛之法而杀其人,又吹笛小不韵而杀其伎是也。骄侈之极,则见恶于人,而身亦不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