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戏剧的变革
在中国电影业崛起的同时,中国古老的戏剧舞台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在话剧产生之前,中国戏剧一直以戏曲方式存在。20世纪初,随着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戏曲改革也渐为人们所注目。当时新产生的早期话剧,主要受日本影响,称新剧或文明戏。它在辛亥革命后逐渐走向衰落。但改良旧剧的任务,并没有完成。
五四时期,中国曾发生了一场关于戏曲问题的论争。主要在陈独秀和张厚载之间展开。钱玄同、刘半农、欧阳予倩和宋春舫等人也参加进来。其中心点是对“旧剧”(戏曲)的估价和态度。话剧则作为对立物而被提倡。陈独秀等人是“戏剧改良”的激烈提倡者,他们在1918年10月《新青年》上出过一期“戏剧改良”专号,对旧剧所表现的封建迷信、帝王思想,表演程式的僵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虽然不免有着“否定一切”的简单化倾向,但却有力地推动了戏剧的变革。张厚载对“旧剧”持完全肯定态度,虽有持平之论,却走上了保守的极端。相比之下,欧阳予倩的《予之戏剧改良观》和宋春舫的《戏剧改良平论》的看法比较理性。他们既反对固步自封、不求发展,也不赞成陈独秀等激烈派的因噎废食。因而对五四以后的戏曲变革具有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