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真正开始考虑接班人问题是在北征乌桓之后。
之前的这些年,曹操一直在为生存而奋斗,南征北战,打吕布灭袁术,直到打赢官渡之战,曹操才敢挺直腰杆。而打垮乌桓,曹操确信在北方自己再也找不到对手,才开始认真考虑自己的接班人问题。此时的曹操早已过了知天命之年,曹操选好了曹冲,甚至连辅政大臣都选好了,就是郭嘉。
但上天跟曹操开了个大玩笑,郭嘉病死在北征途中,一年后曹冲也夭折病亡。据说,曹操对儿子的死痛哭不已,曹丕上前安慰父亲,曹操扭头看着曹丕说了这么一句:“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兄弟的幸运。”
多年以后,当上皇帝的曹丕回忆往事,对在场的大臣们说,要是仓舒还活着,这个位置是轮不到我的。
(二)二子夺嫡
曹操生了二十五个儿子,但大多才智平平,余者要么阵亡如曹昂,要么夭折如曹冲,剩下的候选人只有曹丕、曹植、曹彰三人。这三位经过“海选”的仁兄即将面临更残酷的淘汰赛。
三人中第一个出局的是曹彰,说起来这位老兄其实应该算是自己退出的。
曹彰(?—223),字子文,卞氏的第二个儿子。这位的性格跟爱好与他的字一点儿都不沾边,曹彰继承了曹操勇武刚毅的性格,却没有继承曹操的文才。曹彰从小就喜欢舞枪弄棒、骑马射猎,一看书就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