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前文所列的第一种月食记录可以看到,这五次月食最独到之处是都记有日名和干支,分别为:
1.癸未夕月食。
2.甲午夕月食。
3.己未夕(向)庚申月有食。
4.壬申夕月食。
5.乙酉夕月食。
由于上述五条记有月食的记录皆出于验辞,故学术界并不怀疑它们的可信性,但因月食易见,任何一个地点平均每年都能见到一次月食,而同一干支的月食有时五年后重新出现,所以对上述五次月食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得到各不相同的结果。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前,据学者们推算,这五次月食的年代有22家
殷墟YH127坑所出刻有“甲午夕月食”的龟腹甲
“壬申夕月食”卜骨“乙酉夕月食”卜甲
提出的40种不同的结果。由于“乙酉夕”和“己未夕(向)庚申”两次月食记有月名,因而成为这次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研究的重点。天文学家张培瑜,古文字学家李学勤、裘锡圭、黄天树、彭裕商和甲骨学家常玉芝、刘一曼、曹定云等都对五次月食进行了深入研究。尽管学者们对五次月食发生的年代和日期存有异议,但争议最大的则是“己未夕(向)庚申月有食”这条卜辞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