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黄帝曰:以主五输奈何?
岐伯曰:脏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荥;时主夏,夏刺输;音主长夏,长夏刺经;味主秋,秋刺合。是谓五变以主五输。
黄帝曰:诸原安合,以致六输?
岐伯曰:原独不应五时,以经合之,以应其数,故六六三十六输。
【译文】
黄帝说:如何依据这五种变化来选择相应的五输穴呢?
岐伯说:五脏相应于冬,故针刺井穴;五色相应于春,故针刺荥穴;五时相应于夏,故针刺输穴;五音相应于长夏,故针刺经穴;五味相应于秋,故针刺合穴。此即我所说的针对五脏的变化所应针刺的五输穴。
黄帝说:原来如此。那么在井、荥、输、经、合这五输穴之外的六腑的原穴,又是如何与五时相对应的呢?
岐伯说:原穴并不独立地与五时相应,是同经穴的规律一致而与五时相合,也就是说六腑各有井、荥、输、原、经、合,共三十六个腧穴。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