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的意思是,这次北伐没有夺取汴京的希望?”薛望惊问。
“没有。三年之内,大宋都不可能北伐成功。”杨丛义给了肯定的答复。
“完颜亮在北方跟完颜雍大战,汴京兵力空虚,为何会没有希望?”不光薛望不认同杨丛义的说法,就连袁华、苏仲等人都有疑问。
北伐不成的话,他们之前可从未听杨丛义说过,现在忽然说起,他们怎能接受?
“我方才说了,一是大宋准备不足,几十年来不管是朝廷还是民间,从上到下都没有准备过北伐,先不说民间怎么想,就说军中,一直以来想的最多的就是不要让金人渡过长江,军队训练也都以防御为主,冲锋打仗的阵势有几支军队练过?这样的军队是没法进攻的。你们都见过正轨禁军,他们打的怎么样,都清楚吧,就那样未经专门训练的军队怎么收复中原?仅凭人多就行吗?就算行,如今朝廷又能调集多少军队?十万、二十万,还是三十万?一无足够兵力,二无粮草军资,这是此时大举北伐不能成功的一个原因。”
杨丛义稍稍停顿,接道:“另一个原因就在汴京地理位置,往北是富庶的平原,物产丰富,能为汴京提供源源不断的粮草,往西是郑州、洛阳,是汴京西门,不拿下这两个地方,别想取汴京,而要拿下洛阳,就得考虑西边的函谷关,函谷关易守难攻,从那儿东出容易,想要西进,汴京、郑州、洛阳全都得当先拿下。如此就有一个问题,想取汴京得先取函谷关,想取函谷关就得先拿汴京,这是一个死结,除非川陕与两淮共同出兵,让金人东西不能相顾,否则绝无可能。另外,汴京城墙有多高,有多厚,你们有谁见过?想当年金军二十万围汴京九月,城内守军不过五万,他们也没能攻下来。宋军如今去攻汴京城也是一样,纵使能有三十万大军围上几个月,也不可能轻易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