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育方法论
阿尔琴的教育方法遵循了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的基本原则,继承了自苏格拉底以来的教育方法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与创新。加斯科因在评价阿尔琴时这样说道:“他耐心、热情、孜孜不倦,非常注意不使学生负担过重,努力扎实地激发每个人身上潜在的力量,打个比喻说,就如同一个人在火石上打出火来一样,火是一直隐藏在火石之中的。”[83]这实际上是在说明阿尔琴教育方法论中的启发诱导的原则;同时阿尔琴还坚持通过“观察学生的天生气质并根据他们的天赋来因材施教”[84]。对此,博伊德和金也认为:“阿尔琴的教学方法因人而异。”[85]这种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原则体现在方法论上则表现为对话法和问答法的方法论形式。对话法实际上也是一种讨论法,主要用于有一定学识水平且年龄较长的学生群体,如阿尔琴与查理曼等人的学识交流就基本上采用这种方法;而问答法则以传授知识为目的,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促使学生去思考,在思考过程中发现谬误、得出真理,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年龄较小、好奇心较强的未成年学生,如阿尔琴与丕平的对话就体现出了这一特点。关于对话法,一般更倾向用于讨论式的学术交流。讨论的内容主要涉及辩证法、修辞、天文、语法以及历史、道德等形形色色的问题。在对话法中,由查理曼等人提出较为简短的问题,阿尔琴做出相应的回答。这种回答一般较为直接,字数大多在几百字,当然也有一些较为短小的简单的对话。例如,在《论修辞》(On Rhetoric)一书中曾有一部分关于“修辞”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