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春从苏联回到东北的绥芬河,正赶上当地驻军一个团起义抗日,号称自卫军,张治邦是自卫军司令,我参加了自卫军,在宣传部工作,这时周保中也来了,他也在宣传部。没多久,张治邦丢下部队逃往关内,我们也分散了。此后周保中转到救国军做参议,那时李延禄在救国军做参谋长。当年冬天我同沙蒙来到关内。
以上这一段是东北抗联以前的事。
自从“九一八”以后,我的艺术风格突然改变了,写《流民三千万》时,是激昂悲愤,写《救国军歌》时,情绪又上升了,一变而为坚决顽强,到了七七抗战写全面抗战时,一听说卢沟桥打起来了,不待思索,词句冲口而出,所写出的歌曲,马上在广大群众中流传开,而且变为行动的口号。“九一八”前的老调调一扫而光,一点儿痕迹都没有了。
在1935年至1936年间,在上海同吕骥、星海、张曙等人组织“中国歌曲作者协会”开展歌咏救亡运动,抗战前的救亡歌曲,大部分是这时期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