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们作坊内的工作就是负责把这几张纸的内容印刷出来,至于数量,我要求整个燕京有多少条街巷,你们就要给我印刷这些街巷数量的十倍。”
“这是什么”范丙好奇地取过一张来看。
却看见被周折裁成海报大小的纸张上简简单单写下了数行内容。
“《意见之林》文章征集令!”
“你想名动燕京,月入过万吗?我们有酒,你有故事吗?”
“你对时政有何见解?又或对人生有何感悟?是苦于曾偶遇的美景无人知晓,还是有有趣的故事无人倾听?”
“还等什么?《意见之林》如今用万两白银征集全燕京文章,不限题材,不限格式,不限字数,一经采用,稿费最高至千两白银!”
诸如此类朴实无华的广告话术,可这些话术在完全没有见过营销手段的古人看来,不管是银钱稿费,还是谈及梦想都充满了诱惑力。
天下士子通常都有偶尔将自己的心境或一些人生故事写作文章日记的习惯。
一是信息传播密度低下的原因,日记和书信这一类承载文字和信息的载体成为了记录信息的主流选择。
但是这样的载体缺少传播性,所以许多发生在千里之外的奇闻轶事,通常只会在十分有限的区域里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