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史学萌生过程中,《海国图志》是第一部系统地研究外国史地的巨著。对于魏源来说,这不仅跟他早年辑《皇朝经世文编》及经学研究有很大的不同,而且跟他的上述两种著作在内容上也有很大的不同。这部书,是确立了魏源在中国近代史学上之突出地位的代表作。此书原刻为50卷,后增为60卷,复又增为100卷。据咸丰二年(1852)古微堂重刊定本所载,有魏源写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60卷本《原叙》和写于咸丰二年(1852)的100卷本《后叙》[23]。《海国图志》是在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的基础上并受到林则徐的鼓励而撰述的。魏源《原叙》一开始就写道:“《海国图志》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钩稽贯串,创榛辟莽,前驱先路。”以《四洲志》为基础,博采中外文献,尤其是最新一些西人论著、图说,编撰一部系统的世界史地及现状的著作,的确是开创性的前驱工作。魏源又明确指出此书同以往的“海图之书”的区别是:“彼皆以中土人谭西洋,此则以西洋人谭西洋也。”这是中国历史撰述上的一大变化,是近代史学萌生的特点之一。
相关影视:西厢艳谭国语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