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好母亲的病后,朱丹溪在强烈的求知欲下,到东阳去学习理学。经过四年的学习,朱丹溪学业大进,成了一名学识渊博的理学家。后来,他将理学和医学结合起来,推动了医学理论的极大进步。
公元1314年,朝廷恢复了科举考试,朱丹溪去考了两次,结果每次都落榜。考场失意的朱丹溪决定从此不沾考场,专心学医。
之后,已经40多岁的朱丹溪离开家乡,千里迢迢来到吴中(今江苏苏州),后来又到了建业(今江苏南京),可是都没有找到一位可以作为自己老师的人。
有一次在茶馆喝茶的时候,有人告诉他,在杭州有一个叫罗知悌(2)的医生,医术非常高明,学问精深,可以向他拜师学艺。朱丹溪听后,马上走出茶馆,不顾夏日的炎热,一路向杭州进发。
朱丹溪来到杭州,找到了罗知悌后,罗知悌却拒绝收门徒。朱丹溪经过三年的努力,才最终成为罗知悌的弟子。在名师的指导下,朱丹溪治病的本领有了长足的进步。
一年多以后,罗知悌去世,朱丹溪体面地安葬了师父,便回到了家乡。在家乡,朱丹溪开了一家医馆,济世救人,几年后,以医术精湛而远近闻名。
·人物档案·
朱丹溪(公元1281—公元1358年),名震亨,字彦修,婺(3)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是元朝时期著名的医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