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诸葛亮的意见。
两个选项都不选。
同时又都选。
既要出兵,又不是立刻出兵。
而是要根据大耳贼那边的情况。
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出兵!
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如果说诸葛亮的一席话。
只获得了半数人的认可。
那么司马懿接下来的一番话。
让另一半人也情不自禁的点了头。
“大王!我军虽然不能立刻出兵,可我们也不是没有外援的!”
司马懿将手中的舆图展开。
悬挂在了大殿的一根柱子上。
手指指向了益州南边的南中地区:
“大王及诸位请看!益州之南,是蛮族混居的南中之地。”
“那里尚未开化,文明程度不高。故而生产力低下。”
“大王只需派人前往南中,送给他们一些金银珠宝和廉价的生活必需品,令他们在南边制造骚乱。”
“想来大耳贼势必会心虚上一段日子。进攻成都的脚步也就要慢上几步了。”
为什么说挑动南中骚乱,就能让大耳贼心虚呢?
大耳贼围困成都。
让成都与外界失去了联系。
这是一把双刃剑。
在他手里的时候,剑锋就会对准成都的刘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