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丹青高兴地:“欧弟,把嘉奖令念给本团长听听。”
欧弟双手展开嘉奖令,故意拿腔拿调地大声念起来:“陆军新编38师113团上校团长柳丹青,因缅甸战役著有功勋,今依陆海军军奖励条例第3条第2款,呈准国民政府,给予陆海军甲种一等奖章一座,核发执照,以资证明。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
游少卿伸出手去与柳丹青握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柳团,可喜可贺,你得办个大招待才行。”
柳丹青开心大笑:“哈哈,你这个重庆崽儿,还想趁机敲本团长的竹杠呀!”
前进指挥部里,孙立人一只手紧握着墨块,在砚台里有力地旋转,陡地,速度慢了下来……
毛卿才将宣纸在桌上“唰”的铺展开。
孙立人紧咬牙关,情如潮涌,笔走龙蛇,写下一幅《挽齐学启联》。
写毕,孙立人将笔往桌上重重一掷,对毛卿才道:“毛副官,你马上回到113团团部,把这幅墨迹未干的挽联送给柳团长。传达我的命令,要他当着113团营以上干部,给我大声读3遍!”
毛卿才一愣,马上答道:“是,命令柳团长把长官写的《挽齐学启联》挂在墙上,当着全团营以上干部,大声读3遍。”
113团团部,柳丹青亲手将孙立人写就的《挽齐学启联》挂在墙上。
10来名军官面对挽联肃然而立。
柳丹青热泪长涌,悲怆念道:“九载同窗,同笔砚,同起居,情逾弟兄,彪勋震异域,威名撼寰宇,君酬壮志,名垂青史,湘水湘云存浩气。十年共事,共生死,共患难,倚若股肱,杀身惊天地,成仁泣鬼神,我忆君容,泪洒红叶,秋风秋雨悼忠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