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袁世凯隐居洹上以后,汉人组成的军队大多被外派到南方驻扎。一来是因为清室贵胄们大肆排挤汉人,二来则是因为南方革命党活动较为频繁。远离了北京,远离了权力斗争的中心,反而让段祺瑞得到了扩大自己在北洋系中影响力的契机,在驻兵江北的时间里,他一边加紧与袁世凯的联系,一边笼络着其他北洋系将领。1910年,段祺瑞再次将妻弟吴光新送入陆军大学就读,同时徐树铮自日本学成归国,而另外一位皖系的重要人物也来到了段祺瑞的麾下,这个人叫曾毓隽。
曾毓隽原名以烺,字云霈,祖籍福建省长乐县,后迁居闽县(今属福建省福州市)孝义巷,早年就读于福建船政学堂,后被选送出国留学。1898年回国后参加乡试得中举人,曾担任知县。1908年,奉邮传部委派,勘测川汉铁路线。1910年冬,曾毓隽慕名拜访段祺瑞,成了段祺瑞的幕僚,此后被段祺瑞保荐为道员,任邮传部参事。实际上主要还是为段祺瑞出谋划策,只不过谋个闲职,让政府替段祺瑞发放幕僚的薪酬罢了。曾毓隽此后也位列皖系“四大金刚”之一,只是在其他三位的显赫声名下,他似乎有点儿过于低调,但也正是他的这种处世态度,让他成为段祺瑞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而且他的作用和价值,要到八年之后才真正凸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