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系辞下》中描述伏羲创制八卦的经过:“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包牺氏”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伏羲。在这段记载中,我们看到与仓颉造字相同的过程,仰观俯察,将具象的天地万物转化为有限的抽象符号。
汉字的诞生与中国哲学的诞生,都源于以农业为生的上古先民对世界的观察,两者的生成逻辑是一致的。有人说,书法是最接近中国哲学的艺术形式,或许与此有关。
汉字书写在竹帛之上,便形成了“书”。张怀瓘将“书”定义为“如也,舒也,著也,记也”。“书”象形而生,“如”它所代表的事物的形象;“书”由“舒”展的线条组成的;“书”的功能是“著”明天地万物,以及“记”录时代的悲欢离合。通过“书”,我们看到千载贤哲的思想、人间百代的故事;经由“书”,我们跨越时空,与古人相谈甚欢,心有戚戚。这大约便是书写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