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他前脚刚走,包拯后脚便换了便装跟着前去调查取证。很快查明事情的真相,原来是农人的妻子与一个无赖通奸,农人毒打了妻子,又将对方狠揍一顿,那个无赖为了报复农人,割了牛的舌头,想陷害于他。于是包拯立即惩办了那个无赖。
这件案子虽然不大,但却迅速在百姓之中传播开来,包拯刚刚做官,就有了威望。以后,包拯又办了许多案子,他不仅秉公执法,而且断案如神,名气渐渐大了起来。
庆历元年,鉴于包拯的出色表现,朝廷将他升迁为端州(今广东高要县)知州。端州是向朝廷贡奉端砚的地方,一些地方官员趁机向制砚工匠敲诈勒索,搜刮民脂民膏。包拯到任后,很快煞住了这股歪风。规定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官吏缙绅,购买端砚,一律交现钱,而且不许向制砚工匠额外进行摊派。从此,砚匠们减轻了负担,非常感谢包拯。
包拯不仅为官清廉,而且很有主见。庆历年间,范仲淹担任参知政事,推行“庆历新政”。包拯从国家角度考虑,认为这能富国强民,铲除流弊,因此大力拥护这项改革。但是,当时大多数皇亲国戚、大官僚从自己的私利出发,反对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