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这些文告同时刊登的还有一些清方的“探报”,署明是从苏州“藩署”方面得来的。
上述充斥于报章中的所谓叛军文告,实际上只有一篇真正是属于太平天国的,这就是杨秀清、萧朝贵会衔的《救世安民谕》。可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报纸的编者们偏偏对此唯一真品的印象欠佳。该报3月12日的一则编者按语说:这三篇文告(指该报当天译载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总理军机镇守湖北等处地方大司寇郭”的晓谕和杨、萧会衔的《救世安民谕》)“阐发了叛军反对鞑靼统治的行动的准则。前两篇似乎相当有道理,后一篇则大量充斥了盲信的狂热。假如造反真是对现王朝民族仇恨的结果,它的扩展将是无可怀疑的……但从造反的主要领导人物,即所谓‘太平王’的团体的实质来看,很像是一派没有得到公众感情上认可的阴谋集团”。文告的译者麦都思在其译后记中也说:“这些布告中的最后一篇,就其风格而言,远逊于前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