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印刷发明后,手抄本之古书,常常可以校正印本的错误,所以非常宝贵。清乾隆修《四库全书》,因卷帙浩繁,亦未曾付印,仅抄写七份,分存七处藏书楼。
刻本以宋版书为最珍贵,但宋版不止一种,其中也有错漏较多的。其次元刻的书,也比较被人重视,清代殿版及私人刻本,有名的也不少。过去有些藏书家,专门搜集善本书,因而发生版本之学。
其实版本的正确性是相对的,无论什么版本,经过数千年的传写与翻印,错误总是难免的,不过有多少不同或此正彼误的分别而已。现在印刷术进步,许多善本书,都经书商影印行世,我们如果不是古董收藏家,专为读书起见,那么有善本的影印书,就很可以满足了。
三十六 版本之学
版本学本是校雠学的一部分,每一书搜集众本,比较其好歹,分别评判而介绍之,就是它的任务。这门学问萌芽于西汉,刘向父子校书(参看第三七节),广集众本,想必他们对于版本的辨别,一定很精密。宋代岳珂刊九经三传,所根据版本二十三种,由专家反复参订,这也是为校雠而研究版本。至无锡尤袤氏《遂初堂书目》创一书兼载数本之例,凡讲目录学的也得研究版本了。清代版本之学发展而成专科,名家不少,如黄丕烈、顾广圻、丁丙、陆心源、莫友芝、叶昌炽、缪荃孙、叶德辉等。重要书籍有叶昌炽的《藏书纪事诗》,叙述藏书的掌故;江标所辑的《宋元本行格表》,讲版式;钱泰吉《曝书杂记》,莫友芝《宋元旧本书经眼录》,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叶德辉《书林清话》等,讲各种书的版本。罗振玉《鸣沙石室秘录》,则系讲敦煌石室古书版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