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完全相同的人是不存在的。这不仅表现为人外表上的差异,更多的还表现为人性格上、心理上的差异。所以,主持人虽然要接触成千上万的人,却不会出现两个完全相同的采访对象。但是,根据“求大同,存小异”的道理,其中仍有规律性的东西值得去探索,在总体上对采访对象进行分类把握,以增强主持人处理问题、理解问题和应变的能力。
主持人要想搞好自己的工作,把握好自己的采访对象,不深入研究采访对象、剖析采访对象的心理是不行的。由于采访对象各自的环境条件不同,他们分布在社会的各个层面,是有明显区别的。不同的职业与文化修养又模塑出不同的心理素质,而其心理又会因情况的变化产生出采访对象不同的心理状态。这就使采访对象的心理研究既重要又复杂。
由于心理驱动力的差异,采访对象在接受主持人的访谈时的表现是不尽相同的。当然,多数采访对象是能够配合主持人的工作的,主动积极,热情友好,在主持人的访谈活动中,他们也能够体验到一种个人价值得到实现的愉悦,并产生出相应的荣誉感。但是,也有一些采访对象或性格乖戾,或对主持人工作抱有偏见,或对主持人采访的事实本身有所顾虑,或在心理上承受不了外界干扰的压力,对主持人的工作采取一种不合作的态度。两种态度,一对矛盾,主持人能否协调好、处理好,对于访谈活动的进行与质量是十分重要的。这就有必要研究采访对象的心理特点,以便从根本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