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英虽说不象初来厂时那样想家了,可到此时,到底也还是止不住回忆起往事,惦记起妈妈来。
两年前,文英还纯粹是个农村妇女。从娘肚子出世以来,没离开过家门一步。
十六岁那年春天,她爹的风湿病越来越重,完全躺在床上起不来。文英又没有兄弟姊妹。眼下正是要播种插秧的时候,种不上地,东家马上就叫退佃。三间草房是连地一起从东家佃来的,退佃就得马上退房,一家人就要流离失所了。
妈妈急得整天唉声叹气……
隔壁本家三婶给妈妈出了个主意:把文英幼年订下的婚事提早办了。男方——二十岁的青年人彭炳生,这几年因天灾人祸,搞得家败人亡,现在是个无家可归、父母双亡的孤儿,老在近边的几个村庄上给人家打零工,现在正好来接文英父亲的手。就这样,妈妈把彭炳生找来,匆匆忙忙给他们办了喜事。小两口成亲之后,倒是男勤女俭,把这个家支起来了。
炳生的庄稼活,叫人没碴儿可找……爹种地时,还老得妈来提醒这、催催那。如今彭炳生什么也不用母女俩操心,干完地里活,还抽工夫给文英帮忙喂猪食,修纺车。一向破损的墙垣,满屋的漏,也修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