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赶时髦并不是一定意味着社会进步,正如民国时人们穿西装、吃西餐并不等于中国已成为发达国家。但赶时髦确实只能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发育生长。社会组织越先进,时髦扮演的角色越重要,反之则越小。因为在一个很少变化的社会里,诸事诸物皆照旧,人们相互之间也都很了解,人们就很难产生赶时髦的心理。民国时期,社会组织较以前发达,社会财富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有增加,且在分配上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新式家庭地位已经确立,赶时髦的心理有了生长的肥沃土壤。而且,它并不只是新女性和公子哥们的特有物,它在当时几乎成为社会各阶层人士实现生活现代化的一种激励力量,只是各有轻重罢了。对此人们只要看看西式衣、食、住、行的普及率就会明白这并非妄言。
第二节 各风俗领域的其他变革
民国风俗的变革,不仅体现在衣、食、住、行方面,它还涉及娱乐、社交、节日、婚姻、生育、丧葬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