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疾病在医治时,由经气充盛所导致的就要施以泻法,由经气缺乏所导致的就要施以补法;病性属热的就要采用速针法,病性属寒的就要采用留针法;属于阳气衰竭而导致脉道虚陷的,需施以灸法;不是由经气充盛所致,也不是由经气虚乏所致,而是由经气循行异常所致的,就可以从本经所属的腧穴着手治疗。由本经经气充盛而导致的疾病,病人人迎脉的脉象比寸口脉的大两倍;由本经经气虚乏而导致的疾病,病人人迎脉的脉象小于寸口脉的脉象。
足太阳经是膀胱的经脉,它自内眼角始,向上过额部,会于头部的最高点,即巅顶。它的一条支脉,自巅顶下行至耳上角;它直行的经脉,自巅顶向内部走行,与脑髓相接,继而退出,再向下走行直至颈项后部,而后顺着肩胛内侧挟行于脊柱两旁,到达腰际后再沿着脊柱旁的肌肉进入腹内,之后和与本经相对应的肾脏相接,并且联属于本经所属的膀胱;它有一条支脉,在腰际与其分行,沿着脊柱两侧向下延伸,穿过臀部,直人膝部的腘窝中;它还有一条支脉,自左右肩胛骨处与其分行,向下走行,穿过肩胛骨,沿着脊柱两侧于体内下行,经过髀枢部,之后再顺着大腿外侧的后缘继续下行,在胭窝中与之前直人腘窝的那条支脉相交,然后再下行,经过小腿肚的内部,自外踝骨的后方出,继而顺着足小趾本节后的圆骨,行至足小趾外侧的尖端与足少阴肾经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