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的卧榻,能够舒缓裕仁绷紧的神经,良子的轻风细语和娇柔爱抚,像清洌的甘泉,会荡去裕仁心中的忧愁和躁乱。这个温柔乡距离战火弥漫的中国是那么遥远,隔绝于矛盾重重的日本帝国,使裕仁忘却了世间一切的烦恼。
午夜,裕仁从后宫出来,走回自己的寝宫。他从不在后宫过夜。独睡的习惯是自小养成的,枕边人的梦中呓语和翻身,都会使他惊醒,一夜再难入眠。良子每次受到他的宠幸之后,只好满怀惆怅依依不舍地目送他离去。
也许是男女之间的缱绻驱走了他的疲倦,也许是今天御前会议上讨论的那件大事还鲠在他的心里,裕仁回到寝宫后,居然没有丝毫的睡意。他内心已经接受了主战派大臣们进攻汉口的主张,但这次和往常不一样,他竟然没有开战前的兴奋,只是头脑格外清醒。什么在妨碍着他上床休息?是觉得进攻武汉还需要斟酌,还是战争对他而言再也不是一种刺激?或许,他已经预见到了自己的宿命?
也许什么都不是,只是上天在给日本帝国的君主做了一个暗示,向他指明:他在引导日本走上一条绝路。若干年后,中日两国的一些历史学家做了一个假设:如果裕仁否决了进攻武汉的动议,如果当时的日本政府按照宇垣的设想对待中国,给蒋介石留下和谈的余地,庞大的日本军队就很有可能从中国战场抽出身来,而不会在中国陷入长达八年的苦战。不过,那样一来,日后太平洋战争会如何进展,就是很难逆料的事情了。而这一点,正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当时的忧虑所在。几年后,他说了一句话,坦率地承认了他在当时的担忧:“想想看,如果中国战场上的百万日军涌向太平洋,那将是一场什么样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