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境内突厥人的初进】印度半岛西北部的霸权自8世纪以后,原在拉其普特族的手中。但是他们纷纷建立小国,互争雄长,不能和从前笈多王朝一样,统一北部而成为大国。因此新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就迭次入侵,终于把印度西北部变成突厥民族统治的国家。加兹尼朝的突厥人实为最初传伊斯兰教于印度河东的先驱。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已经述过。不过当时伊斯兰教的势力还仅限于西北部旁遮普一带,印度内地还是拉其普特小王国争雄的局面。到了1186年后,阿富汗境内古尔的突厥酋长穆罕默德兴起,他的武力深入印度内地,伊斯兰教势力从此更进一层。但是,他于1206年返加兹尼途中被暗杀派刺死了。
【印度境内突厥王朝的建立】不过上述的加兹尼和古尔,这两个突厥民族所建的伊斯兰教王朝,都和从前的月氏和嚈哒一样,他们的大本营在阿富汗而不在印度。最初在印度境内建立王朝的实为古尔大将库特布丁(Kutbuddin)。原来古尔王穆罕默德征服印度,本是库特布丁的功绩。他亦是突厥人,出身奴隶,以军功很大,代穆罕默德为印度总督。穆罕默德被刺后,他就称王于印度的德里而建立所谓的“奴隶王朝”。名义上享国凡三百余年,才被同族的巴卑尔所灭。这朝统治印度的时代,有两件值得注意的事迹:其一是伊斯兰教的广传,其二是所谓“乌尔都语”(Urdu Language)的出现。因为伊斯兰教虽自8世纪后已侵入印度西北部,但是广传境内实始于12世纪末年。奴隶诸王又加以提倡,从此印度境内的伊斯兰教遂和印度教并峙国中,而佛教则从此绝迹。又因突厥人入王印度之后,突厥语就和印度语合成一种“帐语”。所谓“帐语”,意即突厥君王在帐幕中的用语,实即我国人所谓的“官话”。印度境内的这种官话,经现代英国人的提倡,到如今还在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