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部结构上看,希腊城邦也有其明显的特征,它首先是一个公民共同体。按一般希腊人的观念,城邦就是人,完全不是城墙和船舰本身。[129]这里的人显然是指公民而言。城邦可以在本地,也可以集体迁徙到外地,甚至可以迁移到海上。特米斯托克里斯(Themistocles)有句名言,他说:“只要雅典人拥有200只满载海军的船只,那就是有城邦。”[130]这句话表明:“城”与“邦”可以分离,“城”毁而“邦”却可以仍然存在。只要公民集体在,只要他们的神和组织在,城邦就可以存在。城邦属于全体公民所有。公民是城邦的主体,他们属于城邦,城邦也属于他们,这是同语反复。在希腊文里,“公民” (Polites)一词本身就源自城邦(Polis),意为“属于城邦的人”。亚里士多德说:“城邦的含义就是为了要维持自给自足的生活且具有足够多人数的一个公民集体。”“若干公民集合在一个政治团体之内,就组成一个城邦。”[131]在城邦内,公民之间是平等的,城邦的最高统治权依托于“公民集体”。公民可以不同程度地参与讨论和决定城邦内政、外交、诉讼、立法和选举公职人员等事务。他们也可以担任公职,公民与政府之间保持着最大程度的统一性。公民集体正因为与国家紧密相连,所以希腊人常常用“雅典人(而非雅典)”、“科林斯人(而非科林斯)”、“斯巴达人(而非斯巴达)”来称呼他们的国家。
相关影视:磕头下跪泰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