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人根据这个故事中单襄公所说的话,引申为“休戚相关”或“休戚与共”一句成语,用来比喻彼此的忧喜祸福紧密相连,形容彼此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与人为善
典出《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子路是孔子的好学生当中的一个,所以孟子很赞赏他。孟子说子路很好,别人指出他的错误,他就高兴。不过孟子认为子路还是不及禹、舜。他说:“禹听了好话,就给别人敬礼;伟大的舜就更不得了,常常抛弃自己的不是,学习别人的优点以为善事。他种庄稼,做陶器,当渔夫一直到天子,没有哪个优点不是从别人那学来的。‘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然后去做好事,这就等于偕同别人一道行善。所以君子的最高德行,就是同别人一道做好事。)”
后人用“与人为善”来表示与别人一道做好事。现指批评别人时要采取善意的态度,帮助他进步。
白头如新
典出自汉司马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西汉时的邹阳,本是齐国人。起初,他在吴王刘濞手下任职,以文辞着称。后来,吴王刘濞谋反,邹阳谏而不听,于是邹阳改投梁孝王刘武门下。他富有智谋才略,但又不肯与他人同流合污,因此就有嫉恨他的人在梁孝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梁孝王听信谗言,把他投进监狱,并想杀掉他。邹阳十分激愤,他在狱中给梁孝王写了一封信,信中列举事实说明:“待人真诚就不会被人怀疑,纯粹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