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深从肖邦的那一首夜曲之中,听出了很多的靡靡之音的感觉,甚至能够感觉到特别多特别多的那种,求欢的感觉。
就好像是巴黎炮王的样子。
然而,何深连女生的手都没有怎么牵过,肖邦的记忆更没有让何深碰他女人一下。
因此,何深直接将那个求欢的情感进行代替,寻找其他类似的情感进行模拟。
最终,以一个无比认真且柔和的姿态,诠释出肖邦夜曲的柔美……
嗯……
这绝对不是因为何深对于这类拥有特殊性的活动,没有任何经验的缘故!
对于其他的一些钢琴家其实也是如此。
各种各样的作品,有着各种各样的情感。
正比如说亡国之痛。
丧子之痛。
破财之痛。
甚至各自奇奇怪怪的感觉。
比如说那个,某位钢琴的作品标记中,需要弹奏的如同盖一般。
嗯,就是那种男性与男性之间的盖。
这种玩意肯定不能够按照作曲家的想法去演奏,真的找个男性谈恋爱什么的。
最好的办法,便是通过替换情绪的办法,来让情绪进行替换。
以此来达到情绪相同的目的。
也正是这样,音乐才有无限的可能性。
让那些演奏者,不需要被特定的情绪限制死。
何深并没有理会身后那俩自己的学生,他只是觉得自己之前的钢琴教育好像有那么一点点失败。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自己两个学生居然会觉得,弹奏每一首作品,应该就直接按照那一首作品的想法去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