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源于汉译佛典,如《无量寿经》云:“比丘自佛,斯义弘深,非我境界”;《华严梵行品》云:“了知境界,如幻如梦”,“境界”指修行者达到的精神层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以“境界”论词的品级,“境界”进入了审美范畴。王国维的“境界”所指涉的含义有两重,但他并未加以区分。第一个含义在文学本体层面,指文学作品本身的品位;第二个含义是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两重含义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创作主体达到了圆融无碍的审美境界才能创作出高境界的作品。哲学家冯友兰以“境界”论人生,他认为人对宇宙人生的觉解程度由低到高分可为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突显出汉文化重直觉和体悟的审美特质,其相关理论对于发现古代文化经典的创作和鉴赏特点具有启发性。典籍英译的研究可以从对典籍的审美入手,尝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美学理论。“中国的翻译理论体系,完全不必步西方后尘,东西方可以各有千秋,相互借鉴。我们应该有独特的中国气派、中国气质。翻译美学正是中国翻译理论独具风华的主要特征之一。”[14]
(二)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文艺美学思潮。德国的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1921—1997)和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 Iser,1926—2007)被称为接受美学的双子星。接受美学的哲学基础是以海德格尔和迦达默尔为代表的哲学阐释学,[15]它关注读者在文本接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认为读者的审美能力和“期待视野”[16]影响其对文本的接受和理解。接受美学的理论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