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现在用来比喻只会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奇货可居
战国末期,卫国的大商人吕不韦去赵国做生意,来来往往,买买卖卖。他手头已经赚下了很多很多的钱,可说是家有万金了。一天,他遇见被作为人质扣押的秦国公子子楚。他认为从子楚身上可以做一笔政治性的投机生意,便同父亲商量。他问父亲:“种田的利润大约有多少倍?”他父亲说:“十倍。” “贩卖珠宝的利息呢?” “一百倍。” “拥立一个国王的利润呢?”他父亲惊叫道:“啊呀!那就多得难以计算了!”吕不韦笑道:“那么子楚这种珍奇的货物囤积起来,可以赚取大利啊!”于是,他对子楚百般笼络,并拿出六百两黄金贿赂看守子楚的官吏,让他们放松对子楚的看管。后来在秦兵重围邯郸时,吕不韦领着化了妆的子楚,杂在百姓之中,混出邯郸,回到了咸阳。子楚回国后不久就登上了王位,他感谢吕不韦的恩情,任命吕为相国,封给他许多土地。
图穷匕见
秦国是战国七雄中的强者,它不断蚕食他国,公元前228年向北进犯,已经俘虏了赵王,燕国危在旦夕。燕国的太子丹派荆轲作刺客,决心要杀死秦始皇,以解亡国的威胁。
荆轲出发前,做了三项周密准备:由勇士秦舞阳陪同荆轲行刺;带上秦王一直想杀死的樊姓仇人的人头;再拿上燕国打算要献给秦王的最肥沃的燕地督亢的地图。这后两项准备,当然是为了取信于秦始皇的安排,那卷地图更有特别功用,里面藏着刺杀秦始皇的锋利匕首,刀锋上还淬过了烈性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