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宗仍感到不解,问刘大夏说:“朕与你商议的是国家大事,怎能与李孜省之流欺君罔上、营私乱政的事一样呢?”
刘大夏说:“事情看来不一样,但实际上有一样的地方。虽陛下对臣信任,但万万不可开此先例。如朝廷诸臣纷纷效尤,皆持谒帖竞进,岂不乱了法度?何况谒帖是先朝所定,是为防止下臣恣意干涉朝政而设立的,一旦成了规矩,任何人都不能凌驾其上,不能随便改变。否则,万一有奸佞之徒居朝廷要职,因谄媚而得皇上宠信,不受此法约束,必将会导致朝纲混乱,有祸乱天下的危险。望陛下效法历代贤君,以高祖皇帝为楷模,使人人皆遵法度,无一人例外。今后陛下有不决之事,外可交各府部办理,内可多向内阁大臣垂询,臣也自然也会效犬马之劳,替陛下分忧。但谒帖一事,臣决不敢接受,也认为万万不可行!此弊端一开,将遗患无穷。尤其会为后世仿效,如果祸乱酿成,则悔之晚矣。当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