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释
①充虞:孟子弟子。
②这是孔子的话,见《论语·宪问》。
译 文
孟子离开齐国,充虞在途中询问:“老师似乎感到不愉快。过去我曾听您说过:‘君子不对上天心存抱怨,也不会去责怪别人。’”
孟子说:“那时是那时,此时是此时。每五百年必定会有实行王道的君主出现,此时也必定会有闻名于世的贤才出世。自周朝以来,已有七百多年了。按时间来说,已经超过了;按时势来考察的话,该出现圣君贤臣了。上天还不想让天下得以太平罢了,如果想让天下太平,在如今这个时代,除了我,还有谁(能担当重任)呢?我为什么不快乐呢?”
(十四)
原 文
孟子去齐,居休①。公孙丑问曰:“仕而不受禄,古之道乎?”
曰:“非也。于崇②,吾得见王,退而有去志,不欲变,故不受也。继而有师命③,不可以请。久于齐,非我志也。”
注 释
①休:地名,在今山东省滕州市北,靠近孟子故乡。
②崇:地名。
③师命:师旅之命。
译 文
孟子离开齐国,停留在休地。公孙丑问:“当了官却不接受俸禄,这样符合古代的规矩吗?”
孟子回答道:“并非如此。在崇地,我见到齐王,回来后就有了离开齐国的打算,我不想改变(这个打算),所以不接受(俸禄)。接下来,齐国出现战事,不便要求离开。长时间停留在齐国,并非是我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