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英国男士的经历是人类多少年来困惑的缩影。我们倡导人与人之间应该坦诚相待,但发现坦诚在许多时候会碰得头破血流。他把人类长期来羞于启齿的隐秘说了出来:很多时候,交际并不需要真实。
其实,“假话”在人际交往中几乎是不可缺少的。有些人宣布自己从来不说假话,这句话本身就一定是假话。生活中,我们就时常会说一些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符的假话。甚至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不说假话的人。许多假话在形式上与人际间真诚相处不相一致,但在本质上却吻合于人的心理特征和社会特征。人都不希望被否定,人都希望猜测中的坏消息最终是假的。为了人们许多合理的心愿暂时不被毁灭,假话就开始发挥作用。
真正能说好假话并不比说真话容易,首先我们应消除对假话的偏见和犯罪感。这样,我们才能把假话说好。说假话有三条规则:
(1)假话是无奈之下的真实
当我们无法表露自己真实意图时,我们就选择一种模糊不清的语言来表达真实。当一位女友新烫了头发,问我们是否漂亮,而我们觉得实在难看时,我们便开始模糊作假。回答说:“还好。”“还好”是一个什么概念,是不太好或是还可以?这就是假话中的真实。它区别于违心而发的奉承和谄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