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深度剖析】
在这一章里,老了重申了大道与大德的关系。
一、“反者道之动”。在这里“反”字是歧义的:它可以作相反讲,又可以作返回讲(“反”与“返”通)。但在老子哲学中,这两种意义都被蕴涵了,它蕴涵了两个观念:相反对立与循环往复。这两个观念在老子哲学中都很重视的。老子认为自然界中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莫不依循着某些规律,其中的一个总规律就是“反”: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发展;任何事物都在相反对立的状态下形成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对立面,也因它的对立面而显现。他还认为“相反相成”的作用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力量。老子还认为道体是恒动的,事物总是再始更新地运动发展着的。
二、“弱者道之用”:道创生万物辅助万物时,万物自身并没有外力降临的感觉,“柔弱”即是形容道在运作时并不带有压力感的意思。
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里的“有”、“无”即意指道,和第一章同义。“无”、“有”乃是道产生天地万物时由无形质向有形质的活动过程。这里是说明天下万物生成的根源。
“道”无形象,无言语,无作为,我们所能认识到的,只是它的一种德性而已,所以“德”就是“道”的属性。